欢迎来到石家庄冀联医学院网站!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学校环境 当前位置: 石家庄冀联医学院|石家庄冀联医学中等专业学校 >> 学校环境 >> 浏览文章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实践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及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化,及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大好的机遇。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应当有清醒的认识:中等职业学校接受的生源质量普遍在下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等职业教育要勇立潮头,为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就必须苦练内功,从提高教学质量入手,扎扎实实地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管理工作。
  
  一、抓好教学计划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首先,提高教学质量要有科学的教学计划进行指导。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人才规格、人才质量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目前,由于各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教学计划还很难统一,办学质量产生的差异也较大。要缩小这种差异,除加大必要的经费投入,添加必备的教学设备外,重要的是要实现教育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提高对职教办学的认识水平,改变照搬照抄或东拼西凑教学计划的现象。
  科学的教学计划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前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标准。因此,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进行认真调研,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在了解和掌握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需求趋向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的知识定位、能力要求出发,根据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以指导性教学计划为基础,按照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课程层次合理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根据当前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将教师派出去进行广泛的专业调研存在以下困难:一是经费过高;二是人员有限;三是周期过长;四是调查的区域及范围不一定具有代表性。诸多因素限制了专业调查的进行,但这也不是说职业学校的调查就无法进行,笔者认为以下方法或许有可供借鉴之处:
  一是请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本地企业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工艺设计的人员,召开岗位职业技能要求讨论会;
  二是利用网络覆盖宽和速度快的优点进行网上调研;
  三是由学生科负责学生分配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深入各企业进行调研;
  四是在企业招聘人员进校面试时征求他们对学生的要求,这样可获得最直接的信息。
  上述四种方法,各学校在实行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如内地学校可采用后三种方法,工业发达地区的学校可采用第一种方法等。
  其次,制订教学计划应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职业教育在当今转型期普遍存在学制的变化,由原先的三年全日制调整为2+1模式和目前比较热点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加强实训教学比例,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在教学组织上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模式越来越被广大学校采纳;在教学管理上为了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爱好,逐步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在教材选用中普遍采用模块化教材,同一门课针对不同专业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块,从而导致课程教学时数的不同,这些都是促使教学计划必须调整的因素。
  在计划调整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实际应用,听取一线教学人员对计划的反映,并尽可能到企业生产实际中去了解职业发展的新动向,尤其是企业对员工的新要求,将这些因素重新与原来的计划比较,从而使新修订的计划更切合实际。
  第三,教学计划的执行,要靠严格管理。只有严格管理,才能保证计划的严肃性,确保整个教学工作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
  管理的办法有多种,但根据我校的实践经验比较奏效的办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由学校教务部门总负责,学校教学委员会负责组织,于每学期放假前召集基础、专业、实训三个教学部门就下学期课程设置的内容、学时数进行讨论,对整个教学计划进行分解,通过下达学期教学安排总表的形式,明确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及教学重点,避免发生部门之间扯皮现象;
  二是采取制订教学进程表的形式,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时间按周次的顺序排定下来,能有效地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三是建立审批制度,对每一门课的授课计划实行教研组长、部门科长、教学校长三级审批制度,如此不仅可避免计划执行中的随意性,增强可控性,而且也便于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测和控制。
  
  二、抓好教学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学靠教师,质量靠管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多、学科多,各专业教师间的教学质量可比性不强,质量评价是个难题。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健全各项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教学质量是靠日常教学来保证的,日常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因此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健全、细致。如教学、教研、实训管理部门定期召开的例会制度,可就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教研组定期业务学习制度,评估组内教师授课情况,教师之间互相讨论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取长补短;每月开展干部听课检查制度,使全校领导干部认识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从“备、讲、改、辅、考”五个环节入手,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细化、量化,制订相应的规定,提出若干必须完成的硬性指标。如讲课次数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和自制CAI课件教学的次数;现场一体化教学的次数;学生作业批阅的次数及每班批阅的人数;自习期间去班级辅导的次数;考试试题的题量、题型、覆盖章节、难易度、卷面文字正确性;阅卷工作中分值处理的正确性等。这样既能增强评估工作的可操作性,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加强对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过程管理中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是教学信息反馈的过程,它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各门课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教学过程的管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要注重平时教学质量的监测,如每月由各班学习委员集中本班学生对各授课教师的意见,填写教学评估月度表,对优秀的教师要及时在例会上表扬,对于有问题的教师要在私下及时提醒;
  二是要抓好期中、期末的两次考试分析,考试分析是一件数据量大涉及到各班和各教师的重要工作,考试分析要涵盖同一门课各班的该门课平均成绩情况,分析各班学习同一门课表现不同的原因,要涵盖同一教师带同一门课各班的表现状况,分析差异的原因;
  三是通过举办业务竞赛的办法,如赛讲、技能比试等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是通过听课、召开学生评教座谈会、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各项教学资料等形式,了解全校的教学情况,以此推陈出新地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
  应该注意,笔者在这里所说的是评估而不是评比,评估是对单一样本进行定性的评价,评比是对样本与样本进行定量的评价,后者有高下好坏之分。在教学质量评估中,有一种错误的倾向作为职教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注意,由于职业学校设置专业一般较多,开设的课程也五花八门,很多教学管理人员经常以讲授不同课程的教师授课情况作为比较样本,从而认为这老师讲课不如那老师,岂不知不同的对象根本不存在可比性。
  
  三、抓好教学目标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抓好教学目标管理的前提,是要处理好培养目标中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今天的经济是十年前的教育,今天的教育是十年后的经济。”这一结论形象地说明了经济与教育的辩证关系。经济是今天,科技是明天,德育是后天,这是指各自效益显示的速度而言的。教育效益的滞后性,决定了教育投入的超前性和素质要求的发展性。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智育”要求的设定,既要立足当前,面对现实,又要兼顾长远,考虑到未来。
  当今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逐渐呈现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从操作型向技能型转化的趋势。毕业生要具备这种转化的条件,必须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打好基础,夯实功底,提高素质起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中初级专门人才和一线劳动者”。这就决定学校的教学必须围绕劳动者这一基础目标展开,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同时又要考虑学生以后从业的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及作为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跨专业的方法能力等关键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也要求实施目标管理。只有把握管理的目标,才能使管理简捷有效。要抓好目标管理,关键是要抓好目标的设定和目标的分解两项工作。
  目标的设定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过高容易产生挫折感,过低则无动力可言,恰当的目标应该是经过切实努力可以达到的。
  目标分解是一个涉及到教师具体工作任务的环节,必须详细合理,如每周工作量的分配、带课门数的规定、批阅作业的规定、论文写作的规定、多媒体教学的规定、听课次数的规定、辅导课外兴趣小组的规定等,在此基础上通过目标检测来验证教学目标实施的效果。如果发现问题,还须另行补救,使其达到修正和完善教学目标的效果。
  实践证明,教学管理工作抓得好、抓得实,教学质量就高。办学思想新、路子正,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